本網訊(記者張思路、通訊員曹禮賓)“材料申報要圍繞這些內容編寫,提前準備好。”8月26日上午,猇亭區科技經信局局長劉榮靜來到中基天谷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耐心指導其申報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近年來,猇亭區先后推出“聯”“領”“督”工作機制,“百名干部進百企”、“惠企陽光行動”等活動,明確區領導和責任部門“一把手”為首席服務官,高效解決企業經營及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8月11日下午4時,猇亭突遭大風、短時強降水、小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實測最大風力11級,最大降雨量57mm,導致區內電力、通信等設施受損嚴重,倒塌高壓電桿12根,低壓電桿20根,斷線30余處,全區2/3以上區域停電,30余家企業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猇亭區“聯”“領”“督”工作機制迅速啟動,區科技經信局班子成員第一時間帶隊到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查看災情,連夜組織企業抗災自救。經過55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區內電力基礎設施于13日晚上11時全部修復,各企業隨后逐步恢復生產。
不僅如此,猇亭區還引進“小秘書”團隊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點對點精準服務企業,今年指導12家科技型企業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指導中小企業成功申報隱形冠軍企業7家、銀種子企業9家、“科創板”后備企業2家。
“很多申報材料時間緊、要求高,如果沒有‘小秘書’團隊助力,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整理好所有資料,申報成功。”宜玻昌南光電有限公司申報負責人感慨道。
“區內沒有供電公司的服務網點,我們用電量大,每次辦理業務很不方便。”2018年年末,“百名干部進百企”服務專班前往企業調研時,不少企業紛紛“訴苦”。
“這件事情交給我們,一定辦妥!”專班負責人當即表態。經過多次協調,2019年年初,宜昌市供電公司即正式入駐猇亭區政務服務大廳,安排專人到窗口駐點,今年已指導25家企業申報湖北省電力直接交易,獲得直接交易電量85.56億度,節約電費2.74億元。同時,還合理運用峰谷電價差,指導企業優化用電方式方法,平均為每個中小企業節約電費10余萬元/年。
“這是本月銷往海外的第18個訂單,訂單金額達8萬美元。”在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倉庫,工人們正在整齊有序地裝貨發車。公司副總經理劉琪介紹,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對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苦練內功,依然保持著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趨勢。
這,得益于該區推出的一系列服務企業轉型發展新舉措。今年,猇亭區新增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企業搭建創新平臺促進了產業鏈協同和科技成果轉化。5月29日,宜昌市精細化工技術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在興發園區宜昌精細化工園掛牌,該中心依托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是全市第3個技術創新公共服務中心。
1-7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52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8家,擁有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平臺55個,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本文由宜昌新聞網編輯